今天糖豆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剖析羽毛球混双决赛,以下7个关于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决赛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足球资讯。

问题1:求北京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决赛视频!

打开百度搜索网站,点击视频,然后输入“北京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决赛”,最后搜索!

问题2:羽毛球混合双打比赛被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在项目是在哪届奥运会

从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始,羽毛球混合双打就被列入了重要的比赛项目。

问题3:2016年奥运会羽毛球混合双打冠军是谁,哪个国家

北京时间8月17日22点50分,2016年里约奥运会羽毛球比赛产生首枚金牌,在混合双打决赛中,印尼的阿马德/纳西尔完全占据优势,他们只用了45分钟就以21比14、21比12连下两城击败马来西亚的陈炳顺/吴柳萤夺冠。这是印尼第一次拿到奥运混合双打冠军,陈炳顺/吴柳萤拿到银牌,中国的张楠/赵芸蕾获得铜牌。

阿马德/纳西尔和陈炳顺/吴柳萤此前在世界羽联赛事交手过8次,阿马德/纳西尔7胜1负占据绝对优势。两对组合的最近3次交手都是阿马德/纳西尔取胜。对于30岁的纳西尔来说,这可能是她冲击奥运金牌的最好机会,八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她与维迪安托搭档拿到混双的亚军,当时决赛中输给了韩国的李孝贞/李龙大。四年前的伦敦奥运会,阿马德/纳西尔闯入混双四强,可惜半决赛里输给了徐晨/马晋,而这一次徐晨/马晋在半决赛中被陈炳顺/吴柳萤淘汰。

开赛后阿马德/纳西尔就打得很有攻击性,纳西尔注意控制网前,阿马德在后场频频进攻,印尼组合在首局迅速取得领先。比分变为15比10后,陈炳顺/吴柳萤曾试图追分,但阿马德/纳西尔迅速给予回应,他们以21比14先下一城。

第二局开始后印尼组合又以6比3领先开局,比分变为10比6后阿马德失误增多,陈炳顺/吴柳萤趁机连追3分把差距缩小到1分。纳西尔发挥老将作用,她突击下压斜线得分,11比9,印尼组合领先进入间歇。回到场上,阿马德/纳西尔不论是在发接发,还是后场进攻都明显占优,他们连连得分以16比10领先。

此时陈炳顺/吴柳萤的主动得分手段很少,只能通过对手的失误取分,马来西亚组合一记回球下网,20比12,阿马德/纳西尔的冠军点出现了。双方形成平抽挡,随着吴柳萤抽球下网,21比12,阿马德/纳西尔再下一城以2比0获胜夺冠。取胜后阿马德、纳西尔就兴奋地跑向场边庆祝,过了片刻才缓过神又回到场上和裁判、对手握手致意。这场决赛进行了45分钟。

球员资料:

赛后技术统计:

问题4:2008奥运会羽毛球混合双打冠军是谁?

羽毛球 混合双打

金牌 韩国 李龙大, 李孝贞 成绩 诺瓦·维迪安托/利利亚纳 0:2 李孝贞/李龙大

银牌 印度尼西亚 诺瓦·维迪安托, 利利亚纳 成绩 诺瓦·维迪安托/利利亚纳 0:2 李孝贞/李龙大

铜牌 中国 何汉斌, 于洋 成绩 于洋/何汉斌 2:1 韦塔·马里萨/弗兰迪·利姆佩莱

李孝贞

KOR - 韩国

出生日期: 1981年1月13日 身高(厘米/英尺): 181cm / 5'11"

性别: 女 体重(公斤/磅): 74 kg / 163 lbs

出生地: 釜山 (韩国)

居住地: 釜山 (韩国)

运动项目: 羽毛球

参加比赛: 混合双打 | 女子双打

历史成绩

排名 醒目 年份 比赛地点

奥运会

8强 女子双打 2004 希腊雅典

16强 混合双打 2004 希腊雅典

世界锦标赛

3 女子双打 2005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

3 女子双打 2001 西班牙塞维利亚

8强 混合双打 2005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

16强 女子双打 2007 马来西亚吉隆坡

16强 混合双打 2007 马来西亚吉隆坡

亚洲锦标赛

1 女子双打 2005 印度海得拉巴

2 混合双打 2005 印度海得拉巴

3 女子双打 2008 马来西亚新山

8强 混合双打 2008 马来西亚新山

世界大奖赛

1 女子双打 2008 尤尼克斯全英公开赛

1 混合双打 2008 尤尼克斯德国公开赛

1 女子双打 2008 尤尼克斯德国公开赛

1 混合双打 2008 尤尼克斯韩国公开赛

1 混合双打 2007 瑞士公开赛

1 女子双打 2006 泰国公开赛

1 女子双打 2006 中华台北公开赛

1 女子双打 2005 印度尼西亚公开赛

1 混合双打 2005 马来西亚公开赛

1 女子双打 2005 泰国公开赛

1 混合双打 2005 泰国公开赛

1 女子双打 2005 瑞士公开赛

1 混合双打 2005 德国公开赛

1 女子双打 2005 韩国公开赛

1 混合双打 2005 韩国公开赛

2 混合双打 2008 马来西亚公开赛

2 女子双打 2007 丹麦公开赛

2 女子双打 2007 澳门公开赛

2 女子双打 2007 瑞士公开赛

2 女子双打 2006 澳门公开赛

2 混合双打 2006 中华台北公开赛

2 混合双打 2005 中国公开赛

2 混合双打 2004 马来西亚公开赛

2 混合双打 2004 韩国公开赛

2 混合双打 2004 尤尼克斯全英公开赛

3 混合双打 2008 威尔逊瑞士公开赛

3 女子双打 2008 马来西亚公开赛

3 混合双打 2007 澳门公开赛

3 混合双打 2007 中华台北公开赛

3 女子双打 2007 阿维娃新加坡公开赛

3 混合双打 2007 德国公开赛

3 女子双打 2007 韩国公开赛

李龙大

KOR - 韩国

出生日期: 1988年9月11日 身高(厘米/英尺): 180cm / 5'11"

性别: 男 体重(公斤/磅): 73 kg / 161 lbs

居住地: 和顺 (韩国)

运动项目: 羽毛球

参加比赛: 男子双打 | 混合双打

历史成绩

排名 比赛项目 年份 比赛地点

世界锦标赛

2 男子双打 2007 马来西亚吉隆坡

16强 混合双打 2007 马来西亚吉隆坡

亚洲锦标赛

1 男子双打 2008 马来西亚新山

8强 混合双打 2008 马来西亚新山

世界大奖赛

1 男子双打 2008 威尔逊瑞士公开赛

1 男子双打 2008 尤尼克斯全英公开赛

1 混合双打 2008 尤尼克斯德国公开赛

1 混合双打 2008 尤尼克斯韩国公开赛

1 混合双打 2007 瑞士公开赛

1 男子双打 2007 韩国公开赛

1 男子双打 2006 泰国公开赛

1 混合双打 2006 泰国公开赛

1 男子双打 2006 德国公开赛

2 男子双打 2008 尤尼克斯德国公开赛

2 混合双打 2008 马来西亚公开赛

2 男子双打 2007 泰国公开赛

2 男子双打 2007 德国公开赛

2 男子双打 2006 中华台北公开赛

3 男子双打 2008 印度公开赛

3 混合双打 2008 威尔逊瑞士公开赛

3 男子双打 2007 法国公开赛

3 混合双打 2007 德国公开赛

3 男子双打 2007 马来西亚公开赛

3 男子双打 2006 印尼公开赛

3 男子双打 2006 瑞士公开赛

苏迪曼杯

3 团体 2007 英国格拉斯哥

3 团体 2005 中国北京

汤尤杯

2 团体 2008 印尼雅加达

8强 团体 2006 日本

问题5:混双羽毛球冠军是谁

伦敦奥运会羽毛球混合双打决赛展开争夺,两对中国双打选手张楠/赵芸蕾和徐晨/马晋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高水平比赛,最终张楠/赵芸蕾分别以21:11,21:17,直落两局战胜队友徐晨/马晋夺得冠军

问题6:08年奥运会羽毛球混双进决赛了没?

肯定进了于洋与何汉斌 唯一一队进入混双决赛阶段的混双组合

问题7:如何看待里约奥运会羽毛球混双中国队全部被淘汰?

现在的羽毛球技术更偏向多样和全面性,中国羽毛球需要更新自己的打法使其更全面更多样,奥运会后,赵芸蕾、徐晨、马晋面临退役,这个项目依然拥有鲁恺、黄雅琼、郑思维、陈清晨、以及张楠等优秀选手,如何去搭配组合,值得教练费一番脑筋。鲁恺/黄雅琼在今年夺得印度和澳大利亚两站超级赛冠军,位居超级系列赛排名榜第二位,随着经验的增长,他们有望成为中国队下一个周期的混双主力。

奥运前的最大疑问,应该就是张楠在男双、混双两项间的轻重取舍。还记得代表北京队2010年的张楠,坐在观众席高处的中央,远远望着鲍春来,听着毫无底气的“你总有一天也会这么受人关注”的寄语,那一年,张楠代表北京队出战,是个俊秀清逸的天才型前场选手,但鲜有人知的是;他初到国家队时,情况如同现在的郑思维:思路快,技术细,有特点,。他的天分没有被浪费分毫,迅速和赵芸蕾拿下2010年全英冠军、2011年世锦赛冠军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冠军,奠定了混双一哥位置。此后,张楠不再是那个坐在场地中央无人识的青年。在饱受赞誉的同时,也需要补强力量、提高全面性,担起一些“不得不为”的重任。

里约奥运周期的四年间,张楠尝试与老搭档柴飚重配男双,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待到蔡赟淡出、傅海峰缺搭档,他才与傅海峰捏合在了一起,合作还挺愉快。国羽在里约奥运周期的新老交替不算成功,张楠作为中坚力量,不得不兼着两项连续作战,也非常的力不从心。而身边的赵芸蕾、傅海峰,也都不再是四年前神勇无敌的模样

六年之间,张楠从无忧无虑到一脸沉重,从“不知往哪走”到“被责任推着走”,他的每一步都很尽力,因此请勿苛责。祝福他在男双决赛中尽情发挥,不留下遗憾。

看了徐晨/马晋的比赛,两个人的步调并不一致,徐晨想搏,马晋偏保守,这导致进攻的衔接不佳,对方追打的难度降低了。加上陈炳顺/吴柳萤与陈蔚强/吴蔚升一般敢冲敢搏,徐晨/马晋也只能接受如李龙大/柳延星一样的败局。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羽毛球混双决赛〗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决赛》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candyad.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